◎一分安保部 王赫
沙子未能成石,所缺乏的是壓力,有句話說的好,壓力越大責任越大,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大。往往人與人之間都有著攀比,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后,給自己施加壓力,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不可違抗的動力!甘愿做一個不起眼的員工,不愿付出努力,又怎能讓人刮目相看呢?現在的時代,不靠拼,不靠奮斗,不去爭取,又怎能成為一代天驕!
我是一名來自職高學校的學生,今年剛好畢業,年齡算是同事當中最小的一個了。2017年有幸來到朝林,至今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。從剛踏入社會時起,我就盡可能將自己能展現出來的地方都展現了。在同齡人中,感覺自己算是比較成熟的。朝林是一個好企業,雖然我不明白為什么一些伙伴中途匆匆離開了,大概是不能吃苦吧。與他們相比,我慶幸自己的堅持,我超越了大多同齡人,刻苦到了現在,這就是努力。每天都有著各式各樣的壓力,正因為是這樣,才使得我更加具備奮斗的動力!習慣了這種吃苦耐勞的日子,因為從小到大,家人都在以此教育我。父親曾說:“如果你在家都吃不了苦,那以后你離開了爸媽,到哪都將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。”當時的我已經開始懂事,畢竟父母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,該是我們努力奮斗了,即使不上學了,也不能讓自己閑著,不能讓父母操勞。將這些壓力壓到我身上的時候,我就已經有了動力,我要讓自己以后的家庭變得更好。我不與別人攀比家庭,因為我只有一個家,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的現狀,也許不會大富大貴,但一定會幸福美滿。家里以前是開酒店的,我從小就幫父母打下手,每天忙到不可開交,當然也學到了很多,領悟了很多。想到這我特別想念父母,他們對我的種種教誨,始終都是我記憶里最深刻的記錄,在我的腦海里記憶猶新!
所謂的壓力其實就是生活當中的種種小事,積累多了,所形成的。正因為有了這些壓力,你才會有動力去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!當然壓力能夠促使我們成長,但也要講究適度,我們需要適當地去緩解,把壓力盡快轉換成動力,這樣你就會感到生活的美好!一切都好!
美國康乃爾大學曾作過這樣的實驗,他們把一只青蛙突然扔進滾沸的油鍋,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,這只青蛙居然奮力一躍,跳出油鍋,安然逃生。過了一會兒,他們又把這只青蛙放到一個盛滿水的鍋中,青蛙游得逍遙自在,然后,他們悄悄把鍋的下端加熱,等到青蛙察覺出水溫威脅到自己生命的時候,它卻再也沒有了那一躍的力量,只能葬身鍋底。
青蛙從油里逃生的奇跡確實讓人震驚,不得不佩服它的這種能耐,這種絕處逢生的能力。但更讓人震撼的是青蛙在水中暢游反而葬身鍋底。孟子曰:“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。”這句名言的意思是,要有憂患意識,給自己施加壓力,莫沉迷于安樂之中。青蛙從死里逃生,又葬身鍋底的過程,在告訴我們:若沒有憂患意識,必定會被安樂蒙住眼睛,不知前進;只有擁有了憂患意識,才能化壓力為動力,沖破安樂的囚籠,沖出困境的干擾。
有壓力未必有動力,這是青蛙給予的啟示。人要化壓力為動力,就必須擁有一種迎難而上、堅韌不拔、頑強拼搏、不畏艱難、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風貌和道德品質。傳說中的愚公移山、歷史上的臥薪嘗膽等故事,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”、“業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毀于隨”等警句格言,體現的不就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嗎?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,或許有人認為,艱苦奮斗是戰爭時期、困難險境下的口號,現在各方面條件都好了,再講“艱苦奮斗”已經過時了,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。艱苦奮斗是我們實現個人理想的必經之路,而只有把個人的理想同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結合起來,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結合起來,作為新時代的青年,我們才能在社會中做出自己的貢獻。
我們不是青蛙,艱苦奮斗的精神應該有,憂患意識不可無,就讓我們努力奮斗,把壓力化為動力!走出屬于我們的未來!